窗外夏日炎炎,酷暑难当的下午,正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时候,中心机采室迎来了一位神采奕奕的献血者。捐献血小板过程中,他始终很忙碌,接听电话,拨打电话,还时刻关注着血小板采集进度。他看起来很赶时间,却又似乎怡然自得。出于好奇,我和他聊了起来。
这位献血者名叫罗传才,是江苏省政协行政处的一名公务员。二十年前,他还是一名年轻军人的时候,就响应国家号召参加过几次献血,转业到地方后,也坚持参加献血。从2003年5月至今,已经有17次献血经历,累计捐献全血3700毫升,血小板14个治疗量。
罗传才平时工作很忙,但他总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,赶到鼓楼采血点或者中心捐献。他献血有一个有趣的规律:时间都是每年的冬季和夏季。他说,冬季和夏季大学生离开南京回家,南京就会面临血荒,作为公务员,他义不容辞带头参加献血。
2013年的夏季让他记忆犹新。那时候省人医一位大出血的产妇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,他不顾工作的疲劳,和同事一起为这位产妇挽起臂膀送去救命的血液。
去年他从报纸上得知A型血小板紧缺的消息,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捐献了一次血小板,捐献结束后他没有任何异常感觉,也了解到捐献血小板对身体没有任何坏处,并且能够拯救临床上众多的白血病病人和肿瘤病人。从那以后,他只要有时间都会来捐献血小板。由于工作原因,他不能总是抽出很长时间赶来中心献血小板,但是他反复强调,不管再忙,他也会坚持每年参加两次捐献全血。他跟我推心置腹的说,他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,经过部队的锻炼养成了终身受益的习惯和本领,转业到地方后他一直想着报效社会,报效党和国家,而献血是只要举手之劳,就能拯救生命的行为,他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多年以来,他每天参加体育锻炼,来捐献的前一天晚上还运动了四十分钟,早晨继续锻炼一个小时,长期献血的经历不但没有损伤他的健康,反而让他更注重强身健体。他对于生活乐观向上,积极开朗的态度和数年来的坚持让人深受感动。一次的热情容易,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了不起。如果献血能够成为我们大家的行为习惯,成为生命中一直坚持做的事,那么不仅我们自己受益良多,整个社会也必然会面貌一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