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原来测血型这么快就能出结果”、“O型血的功能好强大”、“还能看微电影呢,快来”……延续前两周的盛况,上周六,到省血液中心参观的南京晨报小记者们依然热情不减,在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室和“血液的奥秘”青少年科普馆内,他们了解到一个个平时不知道的血液知识和奥秘,最吸引眼球也是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奇的依然是“免费测血型”这个项目,很多小朋友通过验血型来求证自己平时的猜测,也有不少家长通过验血型来告诉自己的孩子“血型中存在的遗传规律”。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的血型不一定是一样的,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”。
血型这么快就测出来了
进入省血液中心的成分献血室前,省血液中心的讲解员李静告诉小记者们,可以免费测血型,不知道的小朋友都可测一下。话音刚落,唰的一下举起来一片小肉手,可是当李静告诉他们“验血型要用针扎一下手指,可能有点小小疼”时,有几个已经站到测血型队伍中的小记者们又退缩了。
因为怕疼,凤凰街小学二年级的孙王杰同学在测血型时紧张得闭起了眼睛,可是当护士阿姨扎过针后,他睁开眼睛笑了:“原来一点都不疼”。第一个测血型的张率则故意搞出夸张的表情,手不愿意往护士阿姨这边伸,一旁的家长和同学都说“他这是在搞怪呢”。
排在前面几个同学后面,孙鸣淼则一直盯着护士阿姨所用的测血型试纸,“为什么要分成两块来验?”、“这么快就测出血型了,究竟是根据什么判断的?”、“是根据颜色来的吗?有黄色的,也有红色的?”、“那两个蓝色和黄色的小瓶子又装的是什么?”……他一连串地抛出了一系列问题,让护士阿姨应接不暇。最后护士阿姨告诉他,两个瓶子里分别装的是抗A和抗B滴剂,将滴剂加入到抽取的血液中,看最终的反应来判定血型,他才略有所悟地点点头。
在测血型这里,家长的热情不比孩子低。“我是AB型,他爸爸是A型,儿子测出来是AB型,看来确实是我亲生儿子”,有位家长笑着说。“虽然滴血认亲从三国时代就开始了,可是从血型来判断血缘关系是不准确的,我们的血型是由父母给我们的遗传因子决定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是什么血型,我们就是什么血型,因为基因的搭配组合会不同!”省血液中心的李静说。
红细胞是被白细胞给吃掉了吗?
在参观过程中,小记者们一边全神贯注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,一边不忘在采访本上做笔记。摄小的胡鑫宇一直在自己的本子上作详细记录。在“血液的奥秘”青少年科普馆内,小记者们见识到了黄色的血小板,和血液的生成等。当讲解员告诉他们“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只有120天时”,有位小记者接着提问“难道是被强大的白细胞给干掉了吗”,这一猜想虽然非常具有想象力,但是答案是否定的,“红细胞的存活时间虽然短,但是会源源不断地生出来”。为了保证红细胞的再生,讲解员也告诉小朋友们“不能挑食,要不断补充含铁元素的食物,才能保证红细胞的生成,才能长得壮,可哪些食物中含有铁元素呢,是“蛋黄、虾皮、菠菜等”。
当小记者们走到一个可以测量身高、体重和血液量的机器前时,都惊呆了,“连我身体内的血液量都可以测出来,太神奇了”,他们一个个排队测量。而更让他们惊呆的是,竟然有蓝色的血液。“虽然没有蓝色血液的人,但是却有蓝色血液的生物,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蓝精灵,还有章鱼、乌贼、鱿鱼等”。
O型血是万能的吗?
“在以前医学不是很发达的时候,曾经给人输过牛的血、羊的血等,可最后都导致了死亡,人们就渐渐知道了,输动物的血是不可取的。再后来,就发现了A型、 B型、 AB型和 0型这血型的四大家族,人们也懂得了按照血型来进行输血”,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小记者。
“有的同学是O型血,他说这种血型很强大,是万能的吗?”有小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提问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明确地回答“这是错误的说法”,“只有战争年代、或者用血非常紧急的情况下,才会用O型血输入其他血型人体内,但也仅限于少量。还有一点,如果将O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,很可能会出现溶血反应,是很危险的。所以O型血不是万能血”。
在得知无偿献血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流程后,小记者们观看了关于献血的微电影,尤其在得知“血液无法合成,现在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”后,有小记者问“我们可以献血吗”,工作人员告诉他们,只有18周岁以上才达到法定献血年龄。虽然小记者们还没达到无偿献血的年龄要求,但是他们已经体会到了无偿献血的意义。
小记者在测血型。
小记者们在听讲血液知识。通讯员 刘洋 摄
http://njcb.xhby.net/mp3/html/2014-12/29/content_1179375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