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,当许多小朋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节日、收礼物时,有这样一群小朋友,他们冒着冷风冷雨,奔走在南京街头宣传无偿献血,给了自己一份特殊又温暖的圣诞节大礼。他们就是南京晨报小记者,活动当天,除了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、招募献血者,为临床需要救治的病人传递温暖,还向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队长进行提问,解开了心中的无偿献血之谜。
宣传服务队长有20多本献血证
江苏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的队长顾强,是省血液中心的金牌志愿者。在南京市邮政局工作的顾强队长,从2001年开始献血。“我一般每次都会献血400毫升,因为如果献200毫升的话,血液制品做不出来,而且对病人也不好,病人用血的话,往往至少需要400毫升,否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”。除了献全血,顾强也经常献成分血,有时他还会以献血的方式庆祝自己的生日。一般来说,到达血液中心成分室后,由于是多次献血了,从登记、体检、化验到献血都十分顺利。至今,顾强已经献全血4600毫升、成分血98个单位(一个单位成分血相当于200毫升全血),他一个人就有20多本献血证。顾强说,省血液中心就像一个大家庭,护士们对他们就像家人一样,他在这里献血和服务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。
除了无偿献血,顾强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省血液中心成分室、街头流动献血点做志愿者,宣传无偿献血,让市民了解无偿献血是怎么回事。“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,就有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,临床上等血用的患者就会减少。”顾强对于耗费休息时间参与无偿献血宣传,想法很简单。至今顾强的服务时间已经将近1000个小时,他也竞聘当上了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的队长。
小记者向路人宣传无偿献血
进入冬季以后,血源都会出现季节性紧张,也因为此,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奔走在献血车、街头等,呼吁人们奉献爱心,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来。圣诞节这天,小记者们也和大志愿者们一起,向过路的市民发放宣传折页。虽然天仍在下着雨,但小记者们仍勇敢地向路人宣传无偿献血:“阿姨,我是南京晨报小记者,现在冬季缺血,献血可以救人,您能参加爱心献血吗?”……同时在宣传过程中,小记者们了解到,老人还有未成年人都是不可以参与无偿献血的,无偿献血者除了满足身体健康、年龄达到18到55周岁这些条件外,体重也必须达标,那就是“体重:男≥50千克,女≥45千克”。
小记者们随后还参观了献血车,了解献血流程,同时也向顾强队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而作为在无偿献血宣传一线多年的志愿者,任何问题都难不倒顾队长。“为什么每个血袋上都有标签”,“这是因为每袋血都有自己的身份,可以通过此来追溯血液的来源”;鼓楼一中心小学的严浩然还担心“血凝固了怎么办?”,对此,顾强队长说“血袋里有抗凝剂,有了它,血就不会凝固,采集到的血放到血库后会进行冷冻”;“世界上最少的血是哪一种?”金陵小学吴宇扬小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,“除了大家基本都知道的A型血、B型血、O型血和AB型血这四大家族外,还有熊猫血等稀有血型,比熊猫血还稀有的P型血,这是世界上最少的一种血。”
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健康的
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献血,其实是在担心献血的安全性。活动中,晨报小记者也提出了这一问题。对此,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非常肯定地表示,现在无偿献血者所用的针管等器械都是一次性真空包装的,无偿献血是百分百安全的。“可用血不是百分百安全的,血液中心会对采集到的每袋血液进行严格检测,但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、肝炎等病毒有一个窗口期,也就是潜伏期,在这个期间是检测不出来的,所以就会发生输血感染的状况”,因此“输血是把双刃剑,在不是一定要输血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输血”。
还有小记者问“献血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吗?献血后能上班吗”,对此,顾强解释,正常人的血液总量大约是体重的8%。如50公斤重的人约有4000毫升的血液,其中70%—80%在血管中流动维持生命活动,另外的20%—30%则贮存在肝脏、脾脏等“人体血库”内。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,贮存在“人体血库”中的血液,便会立即释放出来,予以补充。献血200—400毫升,仅占全身血量的二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,人体内的“血库”马上会予以补充,并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,促进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。所以,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健康的。
在小记者宣传无偿献血时,有不少志愿者走上献血车献血。23岁的赵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位,她说她是第一次献血,想知道自己的血型,还能帮助到别人,感到很开心。在IT业工作的徐小姐是第二次献血了,这次,她是专程来献血的,“选择圣诞节献血,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。”徐小姐认为“献血可以用于临床救人,以这样的方式来过圣诞节,非常有意义,新年新生”。